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基建法案本质是美国内政,拜登政府宣称将藉此创造数百万的就业机会,改善经济状况。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美国的基础建设质量目前全球排名第13位,而美国在2002年的排名是第5。
基建法案与中美竞争相关,是因为拜登相信,只要美国继续加强与提升必备的硬件实力与半导体科技产业制造能力,就能够在经济领域与北京互相抗衡(中国基建质量排名在全球第36名)。中美竞争也是能引起共和党共鸣的喊话,在上届美国大选当中,中国是两党罕见达成共识的议题,他们皆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独特威胁。
摩根士丹利亚洲(Morgan Stanley Asia)首席经济学家兼前董事长、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他对美国总统拜登对前任的许多对华政策维持原状感到非常好奇,他说拜登(Biden)推翻了前总统特朗普制定的许多其他政策,但唯独保留了“严重瑕疵”的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和对中国的关税。
在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和中国卷入了一场贸易战,双方对彼此的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之后,对全球经济产生威胁,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暂停了贸易战,但并未降低那些被提高的关税。经济学家和企业称,特朗普对中国课征关税损害了美国经济,且并未能迫使中国扭转其不公的贸易条款。拜登已经说过,他不赞成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但他并不急于扭转前任的政策,他的政府还建议开放使用关税来打击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上个月,两国举行了第一场高级别会议,议程上的第一项便是介绍美国国内的行动和计划,以告知中国政府,美国当局的第一要务是打击新冠病毒和振兴经济,接着声明在气候变迁、公共卫生等双方共同关注领域能于中国合作,但在科技、太空、网络、军事、地缘竞争则把中国当作对手。会议中双方官员观点争锋相对,随后美国及其一些西方盟友以在新疆地区侵犯人权的行为为由,对中国官员和企业实施了制裁,北京则以自己的制裁手段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了报复,两国关系在特朗普时代结束后依旧未见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