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北京市召开第431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会上,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李昂表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选择居家康复,全市在院诊断新冠感染者数量及核酸检测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同期,发热门诊就诊量和流感样病例数明显攀升,120急救呼叫量急剧增长。
12月1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公告:根据近期本市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精神和行业实际,自即日起,全市公园门区不再查验北京健康宝、不测温。园内展览、餐饮、健身、卫生间等室内场所按照相关行业防控要求执行。倡导市民预约出行,加强个人防护,戴好口罩,不扎堆聚集,健康文明游园。
此外,据上海发布,自2022年12月13日零时起,全市疫情风险区“清零”,全市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与此同时,1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持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自2022年12月13日零时起,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外,本市其余场所不再要求查验“随申码”等健康码,不再要求扫“场所码”(含“数字哨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其中提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据健康中国,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其中指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在我国流行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已明显减弱,感染者多为轻症或者无症状感染者,重症人数相对较少,绝大部分感染者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居家隔离和治疗。感染者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北京:11日发热门诊患者是一周前的16倍 药品供应面临较大压力
在1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选择居家康复,全市在院诊断新冠感染者数量及核酸检测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同期,发热门诊就诊量和流感样病例数明显攀升,120急救呼叫量急剧增长。
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月5日至11日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监测流感样病例数1.9万人,较上一周上升6.2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次,达到常态时的6倍。
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针对市民近期反映较突出的医院发热门诊就医难问题,迅速部署全市发热门诊和诊室扩面增容,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均要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增派人员力量。
目前,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从94家增至303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其中24小时开诊的235家,可接诊发热儿童的100家。全市349家正式运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发热诊区,为有发热等11类症状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名单已由各区发布)。
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坚定信心,科学理性,精准防控。他表示,疫情的快速发展导致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倡导大家按需购药、分类就诊,不盲从、不跟风。
如有轻微不适,按照《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第一版)》《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第一版)》,居家观察治疗或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优化防疫措施落实有个过程,平稳过渡并非易事,难免会有不同声音,也会有谣言传播。我们要不信谣、不传谣,从权威渠道获取权威信息,从专业部门获取科学防护知识,从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共同目标出发作出每一个人应有贡献。
新冠冲击下有医院至少一半医生感染,未来一个月是关键
近两周,奥密克戎以迅雷之势撕开了北京众多医院的防线。感染的医护人数从几十人飙升至几百人,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
11月30日、31日,北京一家三级医院内陆续有涉阳情况发生,仅1天之后,第一例医护人员阳性便出现在发热门诊。
随后,不到一周时间,医院里数个科室,从患者、医护人员,到保洁、护工在内的医辅人员,相继出现感染病例。
据北京一位三甲综合医院的工作人员向八点健闻透露,仅一日之内,他所在的医院便测出来700多医护阳性,部分专科近乎全员中招,最后只能留一位医生坚守科室。
截至12月7日,北京另一家大三甲专科医院里,据管理者马翔(化名)透露,每天因本人阳性、家人或同事阳性而不能到岗的人员累积达到了700名左右。这个数字,约是该院官网上公布的全院职工数的20%。
在距离北京不远的河北保定,医疗资源更薄弱,也更早遭到病毒的猛烈冲击,部分医院在冲击下甚至取消了院内核酸。
据受访者介绍,该市一家二级医院里,三分之一的医护已经阳了,三分之一的医护出现了症状,只差抗原结果一锤定音,而剩下最后三分之一阴性和阳转阴的医护,苦苦支撑着整座医院的运转。
9日当天,田静(化名)所在的新生儿科,只有她一个医生和几个护士在岗,照顾7个与新冠无关的重症婴儿。她自己的抗原结果刚刚转阴,仍有点咳嗽和浑身乏力。
岗位不能丢,但身边的同事相继中招,今天左边的诊室关了,明天右边的诊室也停了,迟早也会轮到自己,除了无法消解的疲惫,还有一股无形的精神压力笼罩着医生们。
“没想到,疫情终究还是来了。”山西省南部Y市三甲医院的院感科主任何莹莹(化名)说,上周四下午,医院首次接诊了两名阳性病例,那是三年来的第一次。
过去三年,Y市一直严防严控,所有零星的外来输入病例,都在第一时间被管控。黄码医院之外的医院,没有任何接诊阳性病例的经验。
但自今年11月以来,当地疫情爆发,数千人感染。原本设置好的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已人满为患。何莹莹所在的医院派人支援,前所未有地导致6位医护感染。此前医院援助武汉和上海,都是零感染。
大规模院感来袭。这给医院管理者们带来了普遍的压力——患者来了,医院要应收尽收,但医护大量阳性下,医院的人手可能不够了。
为了应对,12月7日,北京部分医院先行一步,自行取消了院内医护核酸。
“阳性医护原则上还是不上班,但院里已经通知由各科室自行把握尺度。”12月9日,北京另一位大三甲医院的医生称,“医院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不能停工,所以,医护只要没症状,能上班就上班。”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可能是医疗机构的至暗时刻。
“医院要做的所有努力,就是要比社区感染的速度慢,只要熬过最近一个月,下个月的压力就会比较少。但高峰期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如果医疗管理做得不好,一定会出现比较大的院内感染导致减员,同时患者感染,病死率增高。”张文宏在华山医院的疫情防控直播公开会议中如此说道。
胡锡进:北京已处在感染的峰值上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发文表示:北京已经走上了放开后感染的峰值,进入最严重的情况了。
胡锡进写道:“通过对周围感染情况的观察,我个人推测,北京已经走上了放开封控后感染的峰值。这个峰值有可能会延长一段时间,但是目前已经进入最严重的情况。如果现在,也就是今天我们虽然觉得困难些,但还OK的话,那么接下来大概率应该不会有更多困难的进一步叠加。我说的是北京和一些北方疫情严重地方的情况。”
他指出,现在数据和信息有些混乱,但我们身边的一些事实是清楚的,它们是:第一,每一个北京人的周围都有很多亲戚朋友感染了,这个感染面已经非常之广。
第二,我们已经在遭遇发热门诊看病的紧张和相关药物购买的困难,如果说这就是医疗资源挤兑的话,北京市的这种挤兑已经到来。
第三,别听互联网上怎么说,看我们周围,你听说了你哪个认识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中有人因为新冠住进ICU并且死亡了吗?这样的个别例子在全国肯定有,北京市也发生过,但它如果在你的周围、也就是扩大了的熟人圈和你所生活的大社区中没有发生的话,也就是说无人因新冠死亡的话,那么说明它是极低概率的。
第四,同样不要管网上的信息,看你的大熟人圈里,有谁发着高烧,但就是没有退烧药吃,没有任何感冒药可以用的情况吗?这样的情况多吗?如果回答也是否定的话,你要相信,医疗挤兑的确出现了,但它远没有达到有人曾经担心的“人道主义灾难”的程度。它的性质是同时发热咳嗽的人太多,医院不可能接待得了,但通过居家吃药恢复,这个问题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一个家庭没备好药,他可以向亲戚、邻居、朋友求助,而且大多数情况能够解决。
胡锡进称,随着大家对这个阶段弱化了的新冠病毒的认识迅速增多,恐惧下降,各种挤兑性质的失序会逐渐缓解,恢复势必发生。北京等北方城市现在很可能已经站到了疫情传播的峰值上,而且它的延续时间应该不会很长,说到北京,延续时间最有可能以星期计算。
他还指出,非常重要的是,这个峰值既是北京市,也是全国放开封控之后的战略拐点。这个拐点当然不是仅指疫情传播层面的(这个层面在全国也需要更长时间),它同时更是社会心理层面的,是经济复苏层面的,是社会综合适应性方面的。我推测,公众心理和适应性的转变、跟进不排除比疫情好转来得更快。